历史沿革

       【1993年】
       2月4日,山西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康复医院”(晋卫医字〔1993〕第8号),同意成立“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康复医院”,为集体所有制性质。
       3月2日,山西省残联下发《关于成立脑瘫康复医院有关事项的通知》(晋残联康字〔1993〕16号),脑瘫康复医院属省残联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省卫生厅、省康复医学会指导管理。
       【1995年】
       11月28日,山西省卫生厅批复“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脑瘫康复医院”更名为“山西脑瘫康复医院”(晋卫医字〔1995〕第91号),其性质、床位和隶属关系等均不变。
       【1998年】
       1月20日,经山西省编办批准,同意成立“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为县处级建制事业单位,核定自收自支事业编制40名。
       【2010年】
       3月5日,省编办下发《关于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的通知》(晋编办字〔2010〕15号),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为正处级建制,核定处级领导职数1正2副;内设5个科,科级领导职数5正5副。
       【2013年】
       5月2日,省卫生厅下发《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核定山西黄河医院等20所医院级别的通知》(晋卫办医政【2013】38号)文件,批准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为二级康复医院。
       【2015年】
       4月24日,省编委以晋编字〔2015〕92号文件,划分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创新发展阶段(1993年—1999年)】
       首创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在应用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修订和完善治疗方案。先后将头针、体针、耳针、面针、眼针、颈针、药物穴位注射、按摩、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训练(ST)、头足反射区治疗法、理疗等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脑瘫病因和相关病理生理变化及脑康复治疗思想理论成果。研究统计数据表明: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增长疗效随之降低;痉挛型疗效最好,其次为混合型,无法分类型,肌张力低下型和共济失调型较差;治疗效果与开始接受治疗的年龄、治疗时间及有无合并症有关,无合并症比有合并症疗效好,疗程长则疗效好,下肢恢复比上肢快,手的精细动作恢复较慢。未发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确立了一整套按标准化完善的、科学规范化运行机制,对应不同类型、不同年龄脑瘫患儿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总有效率达97.8%。1994年04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脑性瘫痪》课题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治疗方案成为小儿脑瘫治疗康复的科学、规范、系统、标准的国际化有效治疗新模式,向全省、全国及全球推广交流。
       【推广应用阶段(1999年至今)】
       1999年8月,经山西省科技厅、省卫生厅鉴定,与会专家、评委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国内外领先水平,治疗方案属国际首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有效治疗模式在国际、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先后举办17期国际脑康研修班,培训脑康复专业技术人员1600余名;举办社区全科医生学习班15期,培训全科医生800余名;举办脑瘫儿童早期康复家庭疗育培训班25期,培训患者家长1000余名。目前,已成功为海内外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3600多名,在海内外为患者解除痛苦,他们在不同国家,各自岗位,为国家培养与复制更多的康复专业技术人才,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2001年04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脑瘫的规范化研究与机理探讨》课题获省科技进步评委会“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03月山西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儿童脑性瘫痪”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攻关项目“中西医综合规范化治疗儿童脑瘫康复技术”,被选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荣获“省级优秀推广项目”。2011年10月被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省级第二批重点中医药专病建设项目”、2012年0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就医指南 | 医保指南 | 交通地图 | 联系我们